端午祭祀屈原源流考
2013-10-15 14:57:2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|0 | 编辑:huangmin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6267

  端午祭祀屈原源流考

  龚红林

  (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, 湖北 武汉430205)

  摘 要:端午祭祀屈原可以上溯到东汉灵帝以前,端午纪念屈原的诸多习俗是以汨罗、武陵为中心发散性传播的。朝廷公祭屈原始自唐玄宗天宝年间将诸祠庙增入祀典后,规定春秋两祭,明太祖圣谕五月五日岁时至祭,今台湾五月端午和十月水仙诞辰两次祭祀屈原。端午纪念屈原或可谓屈原五月五日沉江的民俗证据。

  关键词:端午;屈原;食粽;竞渡;公祭

  中图分类号:I222.3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6-6365(2013)03-0052-05

  各地端午节“驱邪除毒”的习俗意义是有普遍性的,这应是“端午”作为一个岁时节日最原始的初衷,然而,端午起源于某一人物的传说,在魏晋以来诸种文献如《岁时记》、《抱朴子》、《荆楚岁时记》、《续齐谐记》中,屡见不鲜:苏州端午纪念伍子胥、山西河北纪念介子推、湖南湖北纪念屈原……唐代以后,“纪念屈原说”凸显出来。这中间有一个什么演变过程呢?

  一、端午祭祀屈原民俗意义生成可上溯到东汉灵帝以前

  屈原与端午关联的时间认定,学界一般认为是汉末至南北朝期间。“东晋南朝时期,经过人民的传讲与文人的选择记录,屈原成为端午节日的主角,纪念活动逐渐兴盛。”{1}“在汉末至南北朝时期,北方厌胜之术与南方救屈原结合起来,才形成了完整的端午节风俗。”{2}

  据笔者考证,屈原与端午联系或者可推至东汉时期,因为当时民间已流传“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”习俗与纪念屈原相关。见唐欧阳询撰《艺文类聚》引汉末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,辟兵与鬼,令人不病瘟,亦因屈原。”{3}查今存《风俗通义》虽无此文,但应劭《风俗通》原书三十卷、附录一卷,今仅存十卷,所以这段文字或为该书佚文。又考,宋李昉等撰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十一“时序部”十六、清《御定渊鉴类函》卷十九“岁时部”八,均引应邵《风俗通》中此段文字。按,应劭(约153—196)生活的东汉灵帝前后,故《风俗通》所载“亦因屈原”四个字表明,民间端午系“五彩丝”,除有辟兵与鬼、令人不病瘟等信仰元素外,还有传说缘于纪念屈原。这样看来,端午祭祀屈原民俗意义的产生时间,可以上溯到东汉灵帝以前。即,东汉灵帝以前,民间已有端午系“五彩丝”以纪念屈原的民间理解。

  二、端午祭祀屈原诸多习俗以汨罗、武陵为中心发散性传播

  下面从端午食粽、竞渡进一步考察“亦因屈原”四字包含的习俗信息,同时考察端午祭祀屈原诸多习俗的传播路线。

  (一)食粽与屈原

  用“黍”祭祀招魂,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。《楚辞·招魂》记载了楚地招魂时所用食物:“粔籹蜜饵,有餦餭些”,这里提到的“粔籹餦餭”就是粽子的“远祖”。《尔雅翼·黍》:“黍又捣以为饧,谓之餦餭。《楚辞》曰:‘粔籹蜜饵有餦餭。’言以蜜和米麫煎熬作粔籹。又有美饧,众味甘具也。及屈原死,楚人以菰叶裹黍祠之,谓之角黍。”{4}

  “粽”或“角黍”之名在晋代已普遍使用。见晋·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,进角黍。端初也,谓五月初五日也,俗重五日,与夏至同,先节一日,又以菰叶裹粘米,以栗枣灰汁煮令熟。节日啖,煮肥龟极烂去骨加盐豉。蓼,名葅龟粘米,一名粽,一曰角黍。”{5}

  为何以菰叶或楝树叶裹黍?文献记载两个大同小异的传说,但都与屈原相关。其一,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初期即“建武”年间,长沙一个叫欧回(一作欧曲)的人,在白天突然见到一人,自称“三闾大夫”,对他说:谢谢他每年端午投米祭祀!但所投食物常被水中蛟龙抢走。若以后端午投食,可用楝树叶裹米,用五色丝缠好,这样蛟龙害怕就不会来争抢了。欧回将这些告诉了汨罗地区的人们,五月五日包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来了。见南朝·吴钧《续齐谐记》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,楚人哀之,每至此日,竹筒贮米投水祭之。汉建武中,长沙欧回(一作欧曲),见人自称三闾大夫,谓回曰:‘尝见祭甚善,但常患蛟龙所窃。今若有愚,可以练树叶塞其上,以五彩丝约之,此二物蛟龙所惮也。’回依言,后乃复见感之。今人五日作粽子,带五色丝及练叶,皆是汨罗之遗风也。”{6}其二,襄州襄阳郡治襄阳县(今湖北襄阳)传说吃“筒粽”缘于战国时期,屈原托梦给其妻子,祭食皆为蛟龙所夺,龙畏五色丝及竹,所以原妻用竹筒装米为粽,用五色丝线缠好再投入江中祭祀。见唐代《襄阳风俗记》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,其妻毎投食于水以祭之。原通梦告妻,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,龙畏五色丝及竹,故妻以竹为粽,以五色丝缠之。今俗,其日皆带五色丝,食粽。言免蛟龙之患。”{7}

  两个传说虽有小异,但食粽纪念屈原的内涵还是一致的。用饭食祭祀逝去的亲人或贤达是上古以来的习俗,《诗经·生民之什》曰:“胡臭亶时,后稷肇祀。”屈原投江后,百姓或其妻子投食江水中祭祀亡灵是十分自然的。故两个传说记载的投粽子祭祀屈原地点,都是汨罗江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两个传说中五色丝缠粽子,是屈原托梦或显神告诉后人的,这也许就是应劭《风俗通》中“亦因屈原”所省略的文献信息。

  考证中,笔者发现,与“竞渡”不一样,“角黍”没有其他历史人物与屈原“争夺”。“五彩丝楝树叶裹粽子却蛟龙”的传说流传影响甚广,在西南贵州省都匀县志中也记载了这一传说,见清《都匀县志稿》:“以糯米磨粉,和肉蒸鲊食之,相传以祀屈原,免鱼龙争食。”{8}清《钦定续通志》解释“楝”就称:“蛟龙畏楝,故端午以楝叶包米作角黍,投江中祭屈原也”。{9}

  如此看来,民间食粽纪念屈原可追溯到东汉以前,传说起源于先秦屈原妻子或东汉初年长沙人欧回生活的时代。

  从两则传说流传地点(汨罗遗风、襄阳风俗)看,端午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,唐代前后已有北移的传播迹象。唐代,端午食“角黍”盛行长安宫廷:“唐宫中端午日,造粉团角黍,贮盘中,以小角弓射之,中者得食。都中盛行此戏。”(《开元天宝遗事》){10}宋代以后,朝廷有端午日以“角黍”赏赐大臣的惯例,欧阳修《端午帖子》道:“楚国因谗逐屈原,终身无复入君门。愿因角黍询遗俗,可鉴前王惑巧言。”看来,北宋时期,在华夏居安思危的文化背景下,端午食粽还有了提倡学习屈原爱国忠君的祈愿。清代,宫廷亦有五月五日召集王公大臣等赏赐“角黍”的惯例,如雍正四年五月“召在圆明园居住之王、大臣等十余人,至勤政殿侧之四宜堂,赐馔,食角黍。”{11}

  (二)竞渡与屈原

  再看“竞渡”习俗是何时与屈原“联姻”的吧。唐·刘禹锡《竞渡曲序》引《岁华纪历》古语:“因勾践以成风,拯屈原而为俗”。{12}宋·高承《事物纪原》卷八亦引《岁华纪历》:“因勾践以为成风,拯屈原而为俗也。”宋·潘自牧《记纂渊海》引《岁时杂记》:“五日竞渡起于越王践,后以为拯屈原。”清代此说成谚语:“拯屈原以为俗,因勾践以成风”{13}清·陈元龙《格致镜原》:“越地传,竞渡起于越王勾践,今龙舟是也。”{14}

  从上述文献记载看,竞渡是越王勾践操练水军的历史遗存,后因屈原投江,竞渡被赋予纪念忠臣的意义。现存记载“竞渡”纪念屈原的文献有:梁·宗懍《荆楚岁时记》、梁·吴均《续齐谐记》、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,等。故而,至少魏晋南北朝时期,端午“竞渡”已被阐释为当年舟楫拯救屈原之遗风。

  这一风俗纪念意义,首先流传于湖南地区,在隋代开始遍及全国。见《隋书·地理志》:“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,土人追至洞庭,不见,湖大船小,莫得济者,乃歌曰:‘何由得渡湖?’因而鼓棹争归,竞会亭上,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。其迅楫齐驰,棹歌乱响,喧振水陆,观者如云。诸郡率然,而南郡、襄阳尤甚。”{15}如此看来,端午竞渡在隋代已经遍及全国,但最热衷的地区还是南郡、襄阳。这一风俗崇尚的地域性,延续至今。今天在湖北秭归、湖南汨罗竞渡会唱《招魂曲》,龙舟上会挂写有“三闾大夫之魂”的招魂幡;在湘西竞渡时还在旗帜和衣服上印上“悼”字。{16}

  “竞渡”纪念屈原,被中原文化接受应是唐代。现存各类唐代文献可证明这一点。唐诗僧文秀《端午》诗道: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”《荆楚岁时记》“竞渡”唐杜公瞻注说:“五月五日竞渡,俗为屈原投汨罗日,伤其死,故命舟楫以拯之。”{17}唐代刘餗《隋唐嘉话》:“俗五月五日为竞渡戏,自襄州以南所尚。相传云,屈原初沉江之时,其乡人乘舟求之,意急而争前后,因为此戏。”{5}唐代《襄阳风俗记》载:“原五日先沉,十日而出。土人于水次迅楫争驰,棹歌乱响,有凄断之声,喧震川陆。遗风迁流,遂有竞渡之戏。”{18}

 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湖南沅江过端午时发现,武陵地区“竞渡”船只上的人们互相呼喊“何在?”似在招屈原之魂,其《竞渡曲序》说:“竞渡始于武陵,至今举楫而相和之音咸呼‘何在?’招屈之义也。”{12}当代学者认为可能是诗人把吆喝声“呵哉”误听成“何在”了。但从接受心理分析,如真是听错了,根源在于诗人的心理期待,这更加证明“竞渡”纪念屈原的风俗意义早已被中原文化接受。刘禹锡《竞渡曲》描写当时盛况道:“沅江五月平堤流,邑人相将浮彩舟。灵均何年歌已矣,哀谣振楫从此起。扬枹击节雷阗阗,乱流齐进声轰然。蛟龙得雨鬐鬛动,螮蝀饮河形影联。刺史临流褰翠帏,掲竿命爵分雄雌。”{12}上自刺史下至邑人,在五月摇旗呐喊、鼓乐喧天的狂欢响彻沅江两岸,诗人不禁感叹“风俗如狂重此时”。

  以后历代,“竞渡”纪念屈原的风俗频繁记载于各地方志,“竞渡”与屈原的关系一次次被“强化”,融入了华夏文化。

  文献记载表明,宋清两代朝廷曾颁发竞渡禁令。宋代荆楚地区“竞渡”盛行,朝廷一度以“废业耗民”禁止:“五月五日竞渡戏船,楚俗最尚。废业耗民,莫甚于此。皇朝有国以来,已革其弊。”{19}清康熙、嘉庆时对中南地区“竞渡”之风亦有过禁止令:“三闾大夫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,楚人哀之,每至此日,……以龙舟拯之,至今竞渡,是其遗俗。……康熙间,太守刘公道著禁之,历年既久,复竞争。嘉庆间,太守锡龄示禁,人遂革心。”(《永州府志》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)){20}“自初一日至初五日,龙舟竞渡,相传为拯屈原,不竞即有疫,往往斗伤至死。近严禁之,虽有龙舟而不竞渡。”(《清泉县志》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){21}这些禁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“竞渡”在南方民间的深厚根基,而上述文献记载都仅提及“竞渡”纪念屈原的传说,表明,宋至清代以来,“竞渡”与屈原的关系更深入民心。

  食粽、竞渡纪念屈原的习俗内涵,隋唐以后,逐渐传播四方。方志记载,与楚接壤的蜀地,端午纪念屈原的习俗意义就是由楚地传入的。见四川省《巴县志》(清同治六年刻本):“至设角黍,闹龙舟,吊屈平,楚俗也。蜀楚接壤,亦如之。”四川省《金堂县志》(清道光二十四年杨得质补刻本):“亲友或以角黍相馈遗,近水居民则为龙舟竞渡。相传屈原以是日沉江,故为角黍、龙舟以吊之。”{22}

  宋代以后,端午纪念屈原成为风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种说法。宋元明清的端午诗歌均会提及“屈原”。正如宋人所言:“角黍、竞渡……楚人以吊屈原,后四方以为故事。”{23}

  综上所述,端午纪念屈原诸多习俗的传播路线,是以汨罗、武陵为中心的发散性传播。民间食粽纪念屈原可追溯到东汉灵帝以前,唐代前后北移、宫廷盛行,宋、清两代朝廷有端午赐粽的惯例,北宋时期端午食粽有了提倡学习屈原爱国忠君的祈愿;端午“竞渡”纪念屈原的风俗,首先流传于湖南汨罗、武陵地区,隋代开始遍及全国,唐代被中原文化接受,宋代以后风行全国,但南方最盛行。

  三、端午公祭屈原滥觞于唐玄宗、定制于明太祖

  朝廷五月五日岁时致祭,对屈原成为端午“主角”起了推动作用。那么端午公祭屈原的起源何时呢?

  有史可考,自唐玄宗天宝年间将诸祠庙增入祀典后,祭祀屈原渐成制度。《唐会要》中明确记载,对屈原等圣贤忠臣“春秋二时择日致祭”:“其忠臣义士、孝妇烈女,史籍所载,徳行弥高者,所在宜置祠宇,量事致祭……楚三闾大夫屈原(长沙郡)……并令郡县长官,春秋二时择日,准前致祭。”{24}这一制度,被清代礼制继承,清雍正年间,规定地方官员春秋二季定期到汨罗屈原祠祭祀。

  那么,端午节这一天祭祀屈原起于何时呢?有文献可考,“端午”祭祀屈原是后晋时期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纪》载:天福二年(937)夏五月“丙辰……磊石庙旧封昭灵侯,进封威显公。”{25}查陈垣《二十四史朔闰表》{26},天福二年夏五月壬子为朔,五月丙辰,即五月初五,端午节。“磊石庙”即三闾大夫祠,今湖南省汨罗市仍设磊石乡。后晋高祖在“端午”这一天,封敕屈原庙额,表明官方有了端午公祭屈原的习俗意识。

 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,朝廷便有圣谕“岁以五月五日”致祭屈原了。“屈原庙,在湘阴县北六十里。原事楚王被谗见疎,投汨罗江以死。唐封昭灵侯,宋封忠洁侯,本朝复其号曰:楚三闾大夫屈平氏之神。命有司岁以五月五日。”{27}

  正是以上诸多因素,密切了端午与屈原的关系,虽然,学者们考证端午节最初的起源并非是屈原,但纪念屈原已不可逆转地成为端午文化核心元素。如今,“端午”挂菖蒲艾叶、吃粽子、赛龙舟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几乎是当代妇孺皆知的传统民间习俗,并被编写入小学语文教材。{28}

  四、港台地区“端午祭祀屈原”至少有两百多年历史

  台湾将屈原尊为“水仙尊王”。在台湾每年有两次祭祀屈原的活动:一是端午节,农历五月五日屈原祭日;一是农历十月十日,“水仙”诞辰日。

  “端午祭屈”说在港台地区也是普遍公认的,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按当地传统说法,台湾将屈原尊为“水仙尊王”的信仰是两百多年前福建一郭姓祖先带到当地的。台湾学者介绍说:“水仙尊王屈原神像是公元1721年(清康熙六十年),明末遗臣朱一贵为反清复明,乃在福建召募许多熟谙水性之乡亲前来台湾时,由一郭姓先贤自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家乡随身奉祀之保护神,后因朱氏起义失败,便继续留在洲美地区由先民们供奉参拜,初期由村民掷筊,每年一次(在农历十月十日本地大拜拜时),轮流恭迎回家奉祀,信徒则前往烧香膜拜,渐渐地便成为早期先民集会结社的一种欢聚叙旧方式。每逢端午节,洲美乡亲更是全体动员起来,参加郑重庄严的祭典仪式,献江、谢江及扒龙船竞渡,因此每年端午节及农历十月十日大拜拜,可说是本地区的全民运动,代代相传,从未间断,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,以‘田园稻花开;屈宫粽香飘;端午扒龙船;洲美永传承’四句,该是最贴切的叙述。”{29}又据《台湾史料研究》第26期刊载赖恒毅《水仙尊王与台北屈原宫》一文,今台湾洲美屈原宫内所存当初随先民渡台而来的神像于1986年被人窃取,仅存神座及冠冕,现屈原像是1988年农历九月在汨罗市屈子祠重新刻的一尊屈原像。{30}

  台湾端午竞渡纪念屈原,早年在台南盛行,后来传遍台湾全岛。“在北投举行的洲美龙舟竞渡传统悠久,最初目的就是为祭祀屈原。洲美地区有全台湾唯一一座以屈原为主神的寺庙——屈原宫,当地祭拜屈原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台湾的龙舟竞渡是从福建传入的,早年在台南盛行,后来传遍台湾全岛。基隆河、大甲溪、浊水溪及沿海海面,每年端午节都有赛龙舟活动。”{31}

  通过考察屈原与端午习俗产生联系的过程,我们看到,民间对屈原的纪念最初与士阶层吊念和官方公祭并无联系,只是一种灵魂不死信仰下自发的招魂祭祀,招魂在屈原生活的时代已是古老的习俗,《楚辞》中《招魂》、《大招》就是明证。所以屈原死后,在屈原自沉的江中舟楫竞渡招魂,并抛洒五彩丝缠的角黍(粽子)祭奠,通过这种可闻可见的古老习俗祈祷屈原神灵升天、保佑国泰民安。这似乎也映证屈原死于“五月五日”的推论。因为笔者发现,苏州端午纪念曹娥就与其离开人世的日期恰在五月五日有关,见《荆楚岁时记》引东汉邯郸淳《曹娥碑》:“五月五日,迎伍君,逆涛而上,为水所淹。”端午纪念屈原或可谓屈原五月五日沉江的民俗证据。

  注释:

  {1}蒋 方:《端午与屈原考释》,《湖北大学学报》1997年第3期,第16页。

  {2}都春屏:《屈原与五月五日——端午的渊源及意义》,《三峡大学学报》2003年第4期,第22页。

  {3}〔唐〕欧阳询撰:《艺文类聚》(北京:中华书局,1965年),卷四。

  {4}〔宋〕罗愿:《尔雅翼》(长春: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2005年),卷一。

  {5}〔明〕陈耀文:《天中记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,卷五转引。

  {6}〔南朝梁〕吴 钧:《续齐谐记》(台湾:新兴书局,1978),笔记小说大观第三编第二册。

  {7}按,《襄阳风俗记》已佚,约唐人撰。刘纬毅著:《汉唐方志辑佚》(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),第427页。

  {8}丁世良、赵 放: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·西南卷》(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1991年),下卷,第434页。

  {9}〔清〕《钦定续通志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,卷一七六。

  {10}〔清〕《陕西通志·風俗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卷四五,一四五转引。

  {11}〔清〕《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卷四四。

  {12}〔唐〕刘禹锡著,陶敏等校注:《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》(长沙:岳麓书社,2003年),页181。

  {13}〔清〕《御定渊鉴类函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卷十九《岁时部》八。

  {14}〔清〕陈元龙撰:《格致镜原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卷二八“舟车”。

  {15}〔唐〕魏征等撰:《隋书》(北京:中华书局,1973年)。

  {16}秦可国、李小平编著:《湘西民族传统体育》(北京: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,2009年),页29。

  {17}〔南朝梁〕宗懔原著、谭麟译注:《荆楚岁时记译注》(武汉:湖北人民出版社,1985年),第92页。

  {18}刘纬毅著:《汉唐方志辑佚》(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),第427页。

  {19}〔宋〕乐 史:《太平寰宇记》(北京:中华书局,1985年),卷一四六。

  {20}丁世良、赵 放: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·中南卷》(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1991年),下卷,第575页。

  {21}丁世良、赵 放: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·中南卷》(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1991年),下卷,第548页。

  {22}丁世良、赵 放: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·西南卷》(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1991年),上卷,第17页。

  {23}〔宋〕梁克家:《淳熙三山志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,卷四十。

  {24}〔宋〕王 溥:《唐会要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,卷二二“社稷”。

  {25}〔宋〕薛居正著:旧五代史》(北京:中华书局,2000年),第149页。

  {26}陈 垣:《二十四史朔闰表》(北京:古籍出版社,1956年),第115页。

  {27}〔明〕李贤等撰:《明一统志》(文渊阁四库全书本),卷六三“长沙府”。

  {28}如语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共同编写:小学《语文》四年级下册课文《端午节的由来》。其他如:《粽子和龙船》(罗俊杰主编:《新课标小学语文知识套餐·故事篇》,南昌: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版,第127-128页。);《粽子》(冯辛、张汇编写:《小学语文阅读训练·三年级》,杭州: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,第13页。);《粽子》(徐伟健主编《小学语文阅读题库与冲刺训练》,长春:吉林教育出版社,2001年版,第625页。);《屈原投江》(江苏教育报刊社编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名人故事》,上海:书海出版社2002年版,第81-83页);《端午》(孙骏毅主编《语文实用全书·小学语文实用全书》,南京: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,第583页。)。

  {29}〔台湾〕苏雪霜:《从游仙到水仙——屈原生命意象的自觉超越与永恒信仰》,《三峡论坛》2010年第5期,页33-34。

  {30}赖恒毅:《水仙尊王与台北屈原宫》,《台湾史料研究》第26期(半年刊),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2005年版,第32-48页。

  {31}章利、余瑛瑞、裴闯:《一样的传承多样的风情——海峡两岸和香港端午节速写》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2008年6月9日,第003版“台港澳侨”。

  [责任编辑、校对 鲁 涛]

  (载2013年第3期《云梦学刊》)

责编:huangmin

来源:|0

专题
精选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